(资料图)

前不久的一场悲剧,让所有人知道了“网课爆破”的存在。

2022年11月2日,在微博上,一位昵称为“小小沼泽酱”的微博用户发布微博表示,自己的母亲,河南新郑三中的历史老师刘老师在一堂网课中遭遇了“爆破”,最终导致刘老师心梗发作在家中猝死。

在微博的配图中,能够看到部分学生在直播软件中与刘老师的聊天记录,在不同日期里,经常有非学生进入网课之中,学生们给刘老师出招“踢了吧”“可以全员静音”,但对话停留在了10月底,变成了令人心痛的“亲爱的刘老师,一路走好”。

凶手是一群网络边缘人,他们称自己为“网课爆破手”,以扰乱网课秩序为乐,悲剧发生后,他们迅速隐匿在虚拟世界里,但全网都记住了他们的罪行。

网络暴力一直是互联网发展中最大的阵痛,也是网络治理最大的顽疾。而在后疫情时代时代,伴随着真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的进一步融合,恶劣的网络暴力事件屡见不鲜,更让人担忧的是,这种现象开始在青少年群体里频繁发生。

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很残酷的事实:在网络世界的很多阴暗角落里,新的赛博恶人正在滋长。

“网课爆破手”

@小小沼泽酱 发布的刘老师网课录屏视频,向所有人展示了“网课爆破”的过程。在视频中,几位头像和名字上显示“鸡你太美”“梦之泪伤”的人大声播放着吵闹的音乐,并占据共享屏幕,发布不知所以的侮辱性语言。刘老师开始把这些人踢出网课,但踢出去后他们又再次进入,辱骂刘老师和想要维护秩序的学生们。

这堂网课在一片凌乱中结束,但刘老师却和外界失去了联系。10月31日,刘老师的丈夫找到物业上门查看,最终发现了刘老师的遗体。据悉,46岁的刘老师于10月28日猝死于家中,而时间正是那场被爆破的网课之后。

微博一经发布,迅速引起了全网的注意,消息也得到了官方的确认。扰乱网课致人猝死,引爆了整个舆论场,越来越多的学生与老师参与进了这场讨论中,网友们这才知道,这种故意扰乱网课的行为并不是个例,其被称为“网课爆破”“网课入侵”,而扰乱网课的人则被称为“网课猎手”“网课爆破手”。

这种网课爆破开始密集出现在2022年暑假之后。在微博上搜索#网课入侵#词条能够发现,9月初开始,就有不少网友开始在微博声讨这种“爆破”行为。9月7日,有网友发布了自己上网课的视频,在共享屏幕上,入侵者播放着鬼畜音乐,并写下了大大的两个字“下课”,这位网友配文“已经有4次了”。

这种入侵行为不仅出现在中小学课堂里,甚至连大学生网课都难以幸免。一则消息显示,9月5日,在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一堂网课上,几个陌生人混入了会议室,并开始开麦放歌,并评论刷屏,课堂秩序陷入一片混乱。

这些扰乱课堂者之所以被称之为“网课爆破手”,就是因为其是有组织、有计划的。网课爆破手很少是课堂里的学生,基本都来自外部,并且有着鲜明的特征,基本上都以“梦之泪伤”“鸡你太美”“丁真”等为名,头像也都是相关梗图,他们会在网课开始后闯入,“爆破”流程也高度相似:开麦放歌、占领公屏、辱骂师生、评论刷屏等。

从头像和名称等特征,就能基本描绘出这些爆破手的“画像”。“梦之泪伤”来源于王者荣耀职业联赛知名选手梦泪,爆破手们喜欢将梦泪的形象与穿越火线中人物终极猎手缝合起来,这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“网课猎手”这一名称的来源。“梦泪终极猎手”最早来源于百度贴吧,早在几年以前就迅速流传开来,是知名“抽象梗”之一,常常出现在青少年贴吧用户的玩梗中,并通过b站等短视频网站的二创流传于全网。

“鸡你太美”和“一眼丁真”同样来源于贴吧,是明星蔡徐坤与丁真的黑粉的常见用语,也是在多次被二次创作后成为了“抽象文化”的知名流行梗之一,在网络上多次引起争议。而把这些“抽象梗”挂在嘴边、头像上的网络爆破手们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起来:他们多为青少年男性,其中有大量未成年人,喜欢各式“抽象梗”。

他们与网络上的“狗粉丝”高度重合,热爱恶搞、反串等行为,并且对自我缺乏道德约束,喜欢将许多负面言论消解为“玩梗”。网课爆破兴起于2022年暑假,在彼时的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,还能看到不少发布网课爆破内容的视频,将自己的行为广而告之,并称之自己为专业团队,有的视频还会附上群聊二维码,不少人还会在评论区里“求进群”“求爆破”。

QQ群是大多数爆破手的大本营,在网上诸多曝光的截图中,能够看到这些人的真实面貌。在他们眼中,“爆破”并无具体目的,只是为了“好玩”,甚至有人会将自己的行为美化为“文明爆破”,“只放歌不骂人”,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扰乱课堂秩序。他们会在全网搜集腾讯会议、钉钉等软件上的网课会议号、密码,统一入会“爆破”。

也会有部分学生主动进群提供会议号与密码,希望他们爆破自己的网课,原因往往是不喜欢某位老师或同学、不想上课等。也正是这种“需求的影响,在后期,网络爆破也出现了付费行为,花上几块钱甚至几毛钱就能得到网课信息、参与“爆破”。

在刘老师事件爆发之前,“网课爆破”的现象讨论声并不大,这种行为谈不上规模化、爆破手法也非常幼稚,但仍旧给不少学生老师带来了困扰。据@小小沼泽酱 微博,在整个10月里刘老师经受了数次“爆破”,对教学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针对这种现象,腾讯会议等软件在9月、10月多次进行了改进,推进会议保护机制,也引起了官方的注意。

尽管引起了部分注意,但恶劣行径仍旧难以避免,教师群体更是不堪其扰。自2020年疫情开始,不少像刘老师这样的中老年教师开始进行线上教学,但他们不擅长使用线上会议软件,难以第一时间制止作乱者,也最容易成为受害者。

伴随着令人痛心的事件,“网课爆破”终于引起了公众的注意,大量媒体进行了报道,会议直播工具纷纷上线了更完善的安全功能,比如可以一键停止发言等。许多“爆破”QQ群被曝光,“网课爆破手”也迅速隐匿起来。现如今打开快手、抖音搜索“网课爆破”“爆破”等关键词,除了新闻内容外,已经不会出现爆破视频,平台也打上了显眼的提示:“尊重课堂,遵守教学秩序,让我们共同守护网络学习净土。”

但在这样血的教训后,一些“恶人”仍旧没有收手,在微博搜索相关词条仍能发现不少学生气愤的发言。“网课爆破”人人喊打,但仍然难以短期杜绝。

厕妹、惨圈文化

之所以将网课爆破者们称之为“赛博恶人”,不仅出于其内部有组织的网络暴行,以及造成的恶劣影响,更与他们独特的话语体系有关:在他们眼中,道德与规则或许是最不重要的,并热衷于用自己的玩梗去消解严肃议题,因此主流的网络准则并不能约束其所作所为。

换句话说,他们不再“圈地自萌”,也不关心自己恶劣行为会造成何种后果。而在中文互联网上,还有另外一个与他们在行为上高度类似的群体:厕妹。

“厕妹”是一类人的统称,“厕”即“互联网厕所”,指一类“隔空喊话bot”账号。“bot”这一概念,很多人并不陌生,在社交媒体上,往往代表就某一话题发送匿名投稿内容的账号,在微博上较知名的有“冷知识bot”“偷听bot”等。

伴随各式bot账号的兴起,“隔空喊话bot”诞生了。正如其名一样,隔空喊话bot代表的是一种通过匿名投稿方式互相对话的方式,其目的是避免在观点不同时用户出现直接的冲突与争吵。最早的隔空喊话bot基本都出自ACG领域,许多乙女游戏、动漫、同人作品的受众都自发建立了隔空喊话bot,供爱好者们进行匿名交流。

但也正是匿名这一点,让隔空喊话bot变了味。2021年,某乙女游戏的隔空喊话bot引发了玩家群体的大规模讨论,原因是bot的运营者没有更严谨的审核投稿内容,许多情绪化、辱骂向的内容被发布出来,引发了不同意见者的骂战。与此同时,伴随隔空喊话bot在追星、娱乐领域的扩大,越来越多不专业的运营者开始开设账号,内容往往不经引导和审核,有极强的主观色彩,隔空喊话逐渐变成了隔空对骂。

“厕所”这个概念也开始被安在了这些bot身上。“厕”文化最早来源于日本ACG领域,代指较为小众、非主流的、不被大众接受的匿名论坛,在部分隔空喊话bot身上,“厕所”则成为了“恶臭”“辱骂”的代名词,伴随“厕所”影响力的扩大,越来越多小众圈层的同好者开始聚集在此,从某种角度成为了他们随意吐槽的网络场域,许多人开始自嘲为“厕弟”“厕妹”,因总体女性比例较高,“厕妹”也成为了这一群体的代名词。

但在小众且封闭的圈层里,激烈的观点交锋日渐增多,“吐槽”也很容易滑坡向“辱骂”“人身攻击”,甚至演化为群体性的网络暴力。真正让“隔空喊话bot”“厕所”“厕妹”完全沦为负面名词的事件发生了。

2022年7月26日,一位圈名为“依奈”的中国香港女孩跳楼身亡,并网络直播了全过程,引发了许多网民的讨论。而让她走向毁灭的,正是“厕所”。

18岁的依奈是一名二次元领域up主,在B站上拥有超过4万粉丝,她热爱二次元文化,喜欢直播画画或者玩游戏,并设定自己的二次元形象为“魔法少女”,在很多粉丝眼中,她是“老师”“太太(指二次元领域优质创作者)”。然而因为一款游戏,依奈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网络暴力。

从2020年开始,依奈开始玩一款名为《COMPASS(康帕斯)》的日本手游,在游戏里她的ID为“拿不到金头就自杀”,“金头”指金色头像框,只有在某活动中积分达到全服前10才能获取,最终依奈也未能拿到金头,还发布了QQ空间进行吐槽。正是这个ID惹出了麻烦。

2022年4月30日,依奈通过康帕斯隔空喊话bot加入了一个“厕群”,也就是康帕斯“厕妹”们的聚集地。群成员很快发现了她是拥有几万粉丝的知名“太太”,也发现了她的ID为“拿不到金头就自杀”,由于某种扭曲的心态,部分人认为依奈虽多次表示“拿不到金头就自杀”,却没有履行承诺,对其心生不满与鄙视。他们开始将其称之为“金头解(姐)”,并开始在康帕斯隔空喊话bot上密集投稿,指名道姓对她进行嘲讽。

在依奈的反击之下,双方展开了对骂,依奈也开始被越来越多“厕妹”所知晓,并开始了对她的集火。在近三个月骂战后的7月26日,依奈没有等来禁止讨论自己话题的决定,同时还遭受着同学的霸凌,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,她最终选择了走向毁灭。

依奈之所以被集火辱骂,除了她的ID外,另一个原因在于她更具影响力的身份。在厕妹的语言体系中,粉丝较多的人被认为是“明星”,相对的则是“素人”,明星与素人产生骂战,以及挂人(指公布异见者的ID),是“不公平的”,也就是说,在厕妹们的认知中,反击的依奈甚至是势力更大的、加害的一方。同时依奈许多生活细节被扒了出来,比如她生活在中国香港,被部分人解读为“家境优渥”“大小姐”,这也成为了不少人攻击她的原因。

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概念:“惨圈”。顾名思义,惨圈即是指“惨文化”的圈层,其受众与“厕妹”高度重合,厕所往往也是她们发泄的地方。在微博上一张介绍“惨圈女”的图片获得了很多关注,一位论坛用户概括了这一群体的大致“样貌”:自认为很“惨”,喜欢发布“惨”言论,多为未成年少女,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,喜欢嘲讽健康人为“健人”,敌视“现充(现实生活充实的人)”,部分极端者喜欢过度服药及自残。

惨圈女多来源于二次元、饭圈等亚文化圈层,因此她们也喜欢围绕隔空喊话bot活动,但不同于大多数厕妹,她们更加喜欢输出负面内容,乐于输出自己对于生活的负面看法,向其他同好诉苦。

在部分惨圈人看来,生活幸福的人是被仇视的,她们往往会输出类似“铜丝(捅死)xx”“想给饮水机下毒”等极端言论,尽管并不会进行实践,但很擅长用一套独特的“黑话”进行嘲讽。甚至一些发布自己生活内容的网友也会被她们挂在厕所上进行嘲讽,尽管这些人并不混亚文化圈。

惨圈与厕妹的高度合流,不少对依奈的攻击就来源于此,比如因她生活在香港,就表示“偷我人生”,依奈曾表示家里有佣人,就会被攻击是“幸福b”“小皇帝”。也正是由于这种心态,许多人在依奈去世后仍然没有“松口”,甚至以“好似(好死)”“玩不起”等恶毒言论回应。在明知依奈有自杀倾向的情况下仍旧怂恿其自杀,从某种角度来说,他们正是“集体谋杀”的帮凶。

依奈的死警醒了很多人,许多“厕所”开始改进规则,以避免发生类似的悲剧。但依奈并不是个例,在厕圈与惨圈里,还有很多人遭受过或正遭受着言语暴力,微博上许许多多的隔空喊话bot仍然运行着,仍有成千上万自称“厕妹”“厕弟”“餐券女”的青少年们在赛博地狱中浮沉。

阴暗角落的孩子们

尽管从各自的好恶出发,网课爆破手与部分惨圈厕妹之间几乎是互相敌视的,但他们其实是一体两面的存在。

正如前文所说,他们有着高度类似的特征:都有着独特抽象的语言体系,都反感既有的道德语境,以自身喜爱的亚文化消解规则,热爱攻击与言语上的暴力,更重要的是他们中青少年群体所占的比例极大。

现在看来网课爆破手的所作所为是一种无来由的恶,但具体分析早期现象就能发现,其根本来源于青少年叛逆期抗拒上学的情绪,破坏网课的行为与线下学校里的扰乱课堂秩序并无二致;厕妹惨圈也同样如此,一方面二次元、追星爱好者中未成年人占到较大比例,喜欢“抱团取暖”,同时未成年人没有进入社会,易受原生家庭的影响,在生活不幸福的情况下投向“惨”文化。

从根源上分析,产生如此现象的深层原因并不复杂,只不过是青少年群体中常见的文化现象,在最早许多网络爆破手看来,爆破网课只是一种无伤大雅“整活”,而最早的厕所互骂也不过是观点不同的争论罢了。但网络却导致了他们的异化。

正如狗粉丝、抽象文化的崛起一样,在封闭圈层的信息交互中,极端化的态势是难以避免的。在体感上虚拟世界的攻击与捣乱并不会有真实生活中的冲击,一切恶意的行为也都被不同程度的消解,在这种群体倾向下,相反的声音也逐渐被淹没,最终在圈层里形成沉默的螺旋。

同时符号化的语言也将一切深层逻辑解构,青少年开始将自己定义为“鼠鼠”“猎手”“厕妹”“惨人”,对立面即是“好学生”“老师”“富二代”“健人”,向“hater”予以攻击变得天经地义。

网络带来的虚拟身份也抹平了自己的道德责任,抱着“法不责众”的侥幸心态,开启一场“战争”,让群体之恶宣泄向单一的个体,在网络与虚拟之下,他们隐匿在ID与群体之中,将语言的利刃挥向受害者。

潜在的、小小的恶意变成了不加掩饰的、汹涌的暴行,悲剧随之发生。

早在十几年前类似的青少年网络乱象就已经生根发芽,来源于俄罗斯的自杀游戏“蓝鲸游戏”就曾是例证。不同于现在直接的网络暴力,蓝鲸游戏一类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恶行是小规模的、潜移默化的,但伴随着网络更加发达的今天,恶行变得“光明正大”,甚至成为一些人获取认同的方式。

现如今的青少年越来越深度地接触网络世界,这让他们看到了世界的参差,真实与虚拟的落差让他们不得不更加把精力投向网络。正如前文所述,学业不顺、混迹社会、原生家庭不幸福等是他们身上最容易出现的标签。而在这些封闭的圈层里,他们借由疯狂的言行,找寻着归属感与认同。

阴暗角落难免会出现,但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,正确的价值引导、关注青少年群体面临的社会问题,才能让悲剧尽量少地发生。

在母亲离开的一个月里,@小小沼泽酱致力于推动公众对于网课入侵这一现象的重视,并积极地参与到社会议题的讨论中,也时常会在微博上发布长文,怀念母亲,疏解悲伤。但痛苦的鸿沟仍旧难以填平,11月29日,她发布了一条微博,只有短短的四个字:

“一个月了。”

推荐内容